【薛中行专访一】人生如戏,贵在有恒

薛中行,现任上海经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。已过不惑之年的他看上去仍然精神抖擞,面容大有《易经》里“天庭饱满、地阁方圆”的风范。  

身为董事长,薛中行每天早晨七点半就早早到达公司,晚上则极少出去应酬。事情再多,每天雷打不动要抽出三小时读书。不仅研究经济,也精研中西方古典哲学。他说自己极认同曾国藩说的一句话——“勤字功夫,第一贵早起,第二贵有恒”。

他也确实将“贵有恒”的哲学贯穿到18年的创业生涯中。

 

1997年,薛中行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就读硕士。硕士阶段,他师从复旦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张军,张军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产权理论,即企业的所有权。薛中行在研究生阶段一直跟随张军教授,研究怎么推动中国企业所有权的发展。薛中行介绍说,“马克思从国家层面讲生产资料公有制,而我们则是从微观层面看待所有权结构问题,探索企业股份能不能从‘单干模式’发展为‘共享模式’,也就是说,股权到底能不能为员工所分享”。

20世纪末21世纪初,中国市场经济初步发展,众多企业家在身份上已经完成从个体户到公司管理者身份的转变,但思想上依然囿于“家族性质”。对此,薛中行犀利指出:“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遇到的一个很大瓶颈就是只有老板一个人在努力。企业长不大的根本原因是老板只注重私利,总想着企业是个人的,境界、格局都太狭隘。”

薛中行说,如此一来,企业家和员工之间不能形成向心力,整个企业的干劲就必然受到影响。

“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,吸引不到人才,企业就会被淘汰。老板再聪明、再厉害,也没有三头六臂,他必须依靠员工。”薛中行认为,怎么把“一个人的企业”变成“所有员工的企业”,使员工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,对于企业家而言关键。转变的一个方法便是股权激励——让企业里的能人、智囊团分享该企业的所有权。一个例子是阿里巴巴。阿里巴巴创办8年之时,就有总人数65%的员工拿到股权激励,而身为这个全球大零售平台的企业董事长,马云所拥有的股份只有8%20171010日,阿里巴巴股价上涨逾1%,市值升破4700亿美元,超过了亚马逊。“阿里巴巴就做得很大,成长得很快。”薛中行格外赞赏马云的胆识和魄力。


2000年,薛中行硕士毕业,走出学校大门后,他却发现,市场上并没有这样一家机构,帮助企业家觉醒,把公司变成分享的平台,打通利用“股权分享”激励企业发展的任督二脉。因此,他决心填补中国股权激励咨询领域的这一空白。

薛中行说,他的想法就是做一家简单的咨询公司,能够传播股权激励的理念,“关键是让企业家有这样的意识”。

毕业同一年,在复旦科技园租下一间小小的办公室,薛中行与几个合伙人共同创办的“经邦咨询”公司起步了。

谈及公司名字,薛中行介绍说,“经邦”二字取自“经邦济世”一说,“经邦济世”正是经济学的本义。对于传播股权激励的思想,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理念,但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——营销。“客户怎么来,如何吸引客户,当时我们都是不知道的。”薛中行说,“问题是如何把思想营销出去,这是我们在大学所没有学过的,只能到社会中慢慢领悟。”

创业初期的一两年间,“经邦咨询”没有任何知名度,客户非常稀少,一度难以为继。薛中行坦言创业初期的艰难和摇摆:“我有很多次想过放弃。确实会有这样的感触,收入是不连续的,但房租、工资却是连续的,工资发不出来,生活都成困难。”

一番思想斗争过后,薛中行咬着牙坚持了下来,公司逐渐有了一点起色。他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,公司接到的第一笔生意来自浙江宁波。一家企业通过网络了解到经邦咨询公司,希望能够尝试股权激励。薛中行回忆道,也不知道会不会成,只是出现一点希望就想拼尽百分百的努力,当时沪浙之间还没有建成跨海大桥,从上海到宁波需要五个小时车程,薛中行与同事连夜赶往宁波,与对方洽谈改股方案。方案谈成后,他们收到了一笔三万元的咨询费。
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在每一个低谷的时候,总会有一道转折,成为薛中行坚持下去的动力。“人生充满戏剧性,但只要坚持,就会有路可走,这是一个时间问题。”43岁的薛中行比创业初期更从容笃定,他坚信社会就是这样:“只要你有勇气、不动摇,有强大的意志力,或早或晚一定会成功。”